• 总部|切换城市
  • 咨询热线:180-9213-9007 133-9918-9591 029-88889793 服务监督电话:180-4900-5268

推荐阅读

热门回答

税务总局为进一步推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提 无地址公司注册的风险有哪些 高级会计实务备考三部曲 股东长期挂账的借款,会计该如何操作呢 疫情期间的补助,到底该计入工资还是福利费 无地址公司注册攻略来了! 国税局发布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 办理公司变更需要办理什么呢 办理公司变更如何办理公司增资变更 会计与出纳日常必须熟知的结算方式!

商标权的内容

发布:2020-03-20
小编/来源:https://www.xfsw.com/
摘要:
商标权人的权利主要有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等内容.一、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是商标权最重要的内容,是商标权中最基本的核心权利.它的法律特征为,商标权人可在核
  商标权人的权利主要有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等内容.
  一、专有使用权
  专有使用权是商标权最重要的内容,是商标权中最基本的核心权利.它的法律特征为,商标权人可在核定的商品上独占性地使用核准的商标,并通过使用获得其他合法权益.
  专有使用权具有相对性,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我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即注册商标只能在注册时所核定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而不及于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商标权人也不得擅自改变构成注册商标的标志,也不能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二、禁止权
  禁止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商标权具有与财产所有权相同的属性,即不受他人干涉的排他性,其具体表现为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印制注册商标及其他侵权行为.由此可见,专有使用权和禁止权是商标权的两个方面.
  使用权和禁止权的区别在于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效力范围.使用权涉及的是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的问题,禁止权涉及的是对抗他人未经其许可擅自使用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注册人的专有使用权以核准的注册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质言之,注册人行使使用权时受到两方面限制:第一,只限于商标主管机关核定使用的商品,而不能用于其他类似的商品;第二,只限于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文字、图形,而不能超出核准范围使用近似的文字、图形.但是,禁止权的效力范围则不同,注册人对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均享有禁止权.换言之,禁止权的效力涉及以下四种情形:第一,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的商标;第二,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第三,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第四,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三、许可权
  许可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通过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许可使用是商标权人行使其权利的一种方式.许可人是注册商标所有人,被许可人根据合同约定,支付商标使用费后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和时间内有权使用该注册商标.
  四、转让权
  商标转让,是注册商标所有人按照一定的条件,依法将其商标权转让给他人所有的行为.转让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行使其权利的一种方式,商标权转让后,受让人取得注册商标所有权,原来的商标权人丧失商标专用权,即商标权从一主体转移到另一主体.转让注册商标,应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并应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经商标局核准公告后方为有效.
  五、商标权的期限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商标权有效期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前12个月内申请续展,在此期间内未能申请的,可再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续展可无限重复进行,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六、商标权的终止
  商标权可因以下几种情形而终止:
  (1)因注册商标法定有效期限届满又未办理续展注册,导致注册商标注销,商标权因而终止.
  (2)因商标注册人自动申请注销注册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3)因注册商标争议被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注册商标,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4)因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5)因商标注册不当,被商标局撤销注册或者经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注册,而导致商标权终止.
  (6)因商标注册人违反商标法规定被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导致商标权终止.

联创财税:】专业为广大西安企业及创业者提供注册公司、代理记账、公司(工商)注册、商标注册、公司变更、公司注销、税务筹划等专业财税服务,为您解答各种工商财税疑难问题,如有需要,欢迎来电咨询办理!服务热线:180-4900-5268(同微信),免费创业辅导。
本文地址: https://www.xalccs.com.cn/shangbiao/30728.html

关键词:

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商标法与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

日本知识产权制度在调整中发展